红砖厝、知秋湖、采摘园……暖春时节的后黄社区,迎来一波又一波的客流高峰。
后黄社区位于莆田荔城区西天尾镇以东2公里处,三面环山,是全国著名侨乡之一。近年来,后黄社区充分发挥浓厚华侨文化和“村落-农田-水系-果林”资源空间组合优势,有效盘活“乡愁资源”,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。2022年,后黄社区入选了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。为助力后黄快速发展,国网莆田供电公司不断改造升级电网,增值网格服务,以充足电力保障后黄实现产业兴、百姓富。
电网改造升级 满足产业用电需求
3月14日,走进后黄社区,古典红砖厝与现代化民居相得益彰,潺潺溪水汇至知秋湖中,绿意盎然的采摘园里充满了孩童的欢笑声,整齐划一的供电线路输送着可靠电力,一副产业旺、农村美、村民富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。
“景区刚开始打造时,只有几栋有南洋建筑特色的老房子,游客也不多,村里各种线路老旧杂乱,时不时就出故障。”当地最大的饭店桃园餐厅老板陈先生感慨地说,这些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不仅“颜值”提高了一大截,村里的电、水、道路等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,饭店生意越做越红火。
后黄社区党支部书记许丽丽告诉记者,改变从2013年3月该村被列入莆田市“幸福家园”试点村开始。此后,该社区着力推进村道改造、环境治理、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。近年来,村民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。
乡村振兴,电力先行。2013年莆田供电公司对全村配电网进行改造,通过新增变压器,更换老旧线路、电表箱等,解决了电力线路老化、设备锈蚀等一系列问题,消除了安全用电隐患。2016年,随着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,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用电负荷急剧增长,对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该公司将后黄社区用电改造列入了2016年全台区升级改造计划,对全村配电网进行彻底的改造,进一步满足该村旅游业用电需求。2022年底,该公司又增设了一台变压器,改造表箱及低压线路50余处,对村里的主干道架空线路进行缆化入地,不仅解决了供电能力不足问题,而且更安全、更美观。
“一直以来,电力部门都很支持社区的旅游产业发展。”许丽丽说,在美丽乡村、幸福家园、乡村振兴“百村示范”工程建设中,莆田供电公司高标准对全村配电网进行改造,为社区旅游产业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。
增值网格服务 提升村民获得感
乡村振兴既要可靠的电力支撑,也要优质的电力服务。
眼下正是春耕的关键时节,在后黄社区农民自家种植的草莓园内,数十名工人正在田间锄地、浇灌。莆田供电公司组织国网福建电力“双满意”(莆田电力义修哥)共产党员服务队,对田野边的灌溉线路、开关箱、控制柜等电力设施进行安全用电检查,并对开关接触不良、插座松动等隐患进行消除,保障了村民春耕用电安全。
“现在只要遇上用电问题,我们都会在村微信群里呼叫供电所网格员,省得到处找电话,非常方便。”村民黄先生说,自从西天尾镇供电所台区网格员融入后黄社区网格管理后,大家都能在群里看到网格员发的临时供电故障、计划检修、“网上国网”使用方式等信息,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供电服务。
近年来,在持续优化电力供应的同时,莆田供电公司通过增值网格服务,做到信息共享、资源互补、顺畅协同,后黄村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了极大提升。
“去年,我们还和后黄社区党支部开展党建三级联创,落地落实各项保民生用电措施,持续提升农村电网供电保障能力,以实际行动架起乡村振兴党群‘连心桥’。”莆田供电公司西天尾供电所党支部书记林宁介绍,联创期间,该公司网格员协同该村网格员及时处理了杆线规整问题,为社区公厕改革、污水清理及整治等提供电力保障,有力支撑乡镇“百村示范”工程落地;顺利完成后黄村丰收美食节、“三下乡”等活动保供电任务,助力后黄做优乡村旅游品牌。
在可靠充足的电力保障下,后黄社区的“颜值”高起来了,产业兴旺了,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。据统计,后黄社区年接待游客达30多万人次,每年村财收入达到200万元左右,村民人均收入从2006年的2600元左右增长到现在近4万元。(朱清霞)